(1)預處理
使用內鏡后,立即用濕紗布擦拭表面污垢,將內鏡放入容器內送至清洗間,并檢查鏡子有無損壞。
(2)水洗
用自來水沖洗,用高壓水槍沖洗每個官腔,吹干。
(3)酶洗
將干燥的內鏡浸泡在含有酶洗滌液的酶洗滌槽中。
(4)清潔
清洗內鏡的所有部件,正式腔室要用高壓水槍清洗;可拆卸部分要拆開清洗,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5-10分鐘;用軟刷刷洗儀器的軸段、彎曲段和官腔。用刷子刷的時候注意避免劃傷鏡面。
①選擇
A) 內鏡及其附件,如腹腔鏡、關節鏡、腦室鏡、膀胱鏡、宮腔鏡等。進入人體無菌組織、器官或通過手術切口進入無菌室的,應達到水平后方可使用。
b)所有進入受損黏膜的內鏡附件也應達到水平,如活檢鉗、高頻電刀等。
c)所有與人體自然通道官腔內粘膜接觸的內鏡及其附件,如喉鏡、支氣管鏡、支氣管鏡、腸鏡、直腸鏡等。
② 內鏡清潔中心的方法
a)壓力蒸汽:內鏡或內鏡適用于壓力蒸汽的零件應采用壓力蒸汽。
b)化學劑浸泡:內鏡及不能用壓力蒸汽的輔料,可用2%戊二醛浸泡10h,一般為20min,結核病患者使用的內鏡需浸泡45min。應充分注入管腔。內鏡用無菌水沖洗,然后用無菌紗布擦干。
c)環氧乙烷:適用于各種內鏡及配件。
d)煮沸:煮沸20min可用于內鏡金屬部件及部分附件,如喉鏡、陰道鏡等。
(6)儲存
內鏡和附件應按照無菌物品的儲存要求進行儲存。
內鏡室醫院感染
(1)從事內鏡診斷和內鏡清洗的醫務人員應具備內鏡清洗知識,接受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,嚴格遵守相關規章制度。
(2) 內鏡診所應配備床、吸引器、車等基本設施。內鏡的清洗應分開進行,有單獨的清洗,清洗應通風良好。內鏡(如胃鏡、結腸鏡等)的診斷)在不同部位應在不同房間或不同時間段進行,設備應分開。
(3)內鏡的診療應在手術室標準內進行,并按手術室要求進行管理。
(4)在內鏡上工作時,工作人員應穿戴工作服、工作帽、口罩和手套。時戴上護目鏡和隔離衣。清潔內鏡時,應穿戴防護裝備,包括工作服、不透水圍裙、口罩、帽子、手套等。
(5)根據基本要求配備相應的內鏡和清洗設備。
① 內鏡及配件:數量應與醫院規模和患者人數相適應,以保證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達到相應的要求。
②基本清洗設備:包括自來水清洗罐(四罐或五罐)、負壓吸引裝置、超聲波清洗機、高壓水槍、烘干設備、定時器等。
(6)對內鏡及配件的清洗須遵循以下原則。
①任何內鏡及通過手術切口進入人體無菌組織、器官或進入人體無菌室的附件,如腹腔鏡、關節鏡、腦室鏡、膀胱鏡、宮腔鏡等。
②所有穿過粘膜的附件內鏡如活檢鉗、高頻電刀等。
③凡內鏡與人體消化道、呼吸道等粘膜接觸的,如喉鏡、支氣管鏡、支氣管鏡、結腸鏡、乙狀結腸鏡、直腸鏡等。
④ 內鏡及配件使用后應立即清洗;清洗時間應由計時器控制。
(7) 2%戊二醛浸泡時間根據內鏡的種類及其危害程度確定。
①浸泡胃鏡、腸鏡、十二指腸鏡不少于10分鐘。
②浸泡支氣管鏡不少于20分鐘。
③感染如結核桿菌等分枝桿菌患者,使用后應浸泡在內鏡中不少于45分鐘。
④內鏡及其穿粘膜的附件內鏡須在2%戊二醛中浸泡10小時。
(8)內鏡應用于結核病、(HIV攜帶者)或已知感染的患者等。內鏡的無條件使用應安排在每日檢查后,并采取措施使活檢鉗和毛刷符合要求。患者使用的內鏡應常規清洗,用刷子刷完后,應遵循常規程序。
(9)每個內鏡及配件使用后應立即清洗、嚴格按照“水洗-酶洗-清洗-洗滌干燥”的程序進行。使用定時器嚴格控制時間。多酶乳液每清洗一次內鏡就要更換一次。
(10)日常診療工作開始前,內鏡須再次清洗。浸泡時間不少于20分鐘,使用前沖洗干凈晾干。
(11)每日診療結束后,須用500mg/L含氯劑或2000mg/L過氧乙酸對吸瓶、吸管、洗滌槽、酶洗槽、洗滌槽進行清洗、擦拭。
(12)床單和枕套應每日更換,如有污染應立即更換。
(13)地面應采用濕式清潔,每天用500mg/L含氯劑拖地1-2次。如有污染,應立即清洗。250-500毫克/升含氯可用于桌面、臺面、墻壁、門把手等物體表面的擦拭。每日預診工作結束后,用紫外線燈照射30分鐘。